2)第395章 来自彭总的鼓励_混迹工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比上不足,比下绰绰有余。

  没有人会嫌弃钱多,但是对冯磊来讲,再找工作,优先考量的,肯定是平台和发展前景,他是一个三观很正的人,坚信只要找准方向,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,付出总有回报。

  通过沟通,李牧很喜欢冯磊身上透露出来的这种从容笃定,但是就事论事,冯磊来工厂,并没有什么经验上的优势可言,他之前干的,可是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,虽然都是搞电,但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。

  不过,如果冯磊愿意从头开始,绝对有后发制人的优势。

  令人欣慰的是,冯磊有这个觉悟。

  李牧给他暂时定在八千月薪档,没有画饼,对这种聪明又踏实的人来讲,没有这个必要。

  最后一名经历比较复杂,黄开生,78年生人,济南大学毕业,有工程设计和项目建设经验,先后在设计院和几家化工厂干过,频繁跳槽可能非他所愿。

  当年在设计院,设计院私有化,人员大调整,不得不去了化工厂,担任项目经理,干了五年,化工厂爆炸,厂子被收购,又是人员大调整,再次离职,从此之后,受限于年纪、机遇等方面的因素,陆续换了两家公司,始终没有融入进去。

  李牧跟黄开生聊的比较多,他本身就是搞设计和项目出身,有经验,够用,远谈不上专家,但是眼光还是有的,在他看来,黄开生的表现,中规中矩,并没有太亮眼的表现,懂的确实不少,但是不专不精。

  说实话,这不是重点,能力不够,经验不足,都可以学习和积累,机会有的是,关键是,以黄开生的年纪,这种经验和阅历,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一种短板。

  他已经不再年轻,这些年摸爬滚打,跳来跳去,身上被雕琢和打磨的痕迹太过明显,遗憾的是,却始终没有融会贯通自成体系,有些习惯或者说陋习,会像放射源一样,根深蒂固的存在,换句话说,未来的可塑性,肉眼可见。

  李牧想找的,是郑春来这样的大神!

  但是没办法,他现在缺人,尤其缺搞项目的,现在还真不是宁缺毋滥的时候。

  黄开生倒是雄心万丈,他一直想找一家新公司,在他看来,只有这样,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价值,真正实现己身与公司的共同成长,而不是去一个早已经成型的公司中为了融入而消磨很多精力。

  李牧的年轻出乎他的预料,然而沉稳的性格、滴水不漏的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水平,让他不敢小觑。

  他自认为是一个人才,理应被重用,可是李牧的表现波澜不惊,并没有像预想中淘到宝贝一样惊喜流露。

  李牧给他开了八千的薪水,这像一盆冷水一样浇了下来,黄开生顿时变的有些犹豫不决。

  李牧并不是看人下菜碟,这就是现实,人到中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u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